携手华师大优质师资,探索学习新模式——华四博雅“学术课程”侧记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0日 来源:校办


 2023学年第一学期,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继续携手华师大优质师资,聘请华师大教授为学生开设博雅“学术课程”,探索“专家学术引领、教师引导深化、学生拓展学习”的学习新模式,在提升学校博雅课程内涵的同时,搭建让每一位有潜质的孩子有发展个人特长的平台。本学期,六年级学生共聆听了三场学术讲座,涉及古代文学和语言学两大主题。

一、揾英雄泪:辛弃疾的悲壮人生

119日,华四博雅学术课程第一课开讲,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刘宏辉老师和六年级的同学们共同探讨辛弃疾可否被称为英雄

 刘老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辛弃疾的身世与其身份认同,再谈辛弃疾的壮岁义举,效力南宋、闲居十年,以及晚年的经历,结合词作,不仅把辛弃疾悲壮而又传奇的一生再现在了同学们眼前,还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对辛弃疾交游情况的了解。同学们就辛弃疾可否被称为英雄’”“辛弃疾的壮志难酬主要是时代因素还是个人因素”“辛弃疾的词属于婉约派还是豪放派三个问题与刘老师进行了交流。

二、苏轼的N个侧面

126日,华东师范大学韩立平教授带来了苏轼的N个侧面主题讲座。韩教授以苏轼画像为引子,让同学们首先了解到苏轼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并由此射出苏轼文学家”“士大夫”“学者”“思想家”“情种(多情之人)”“词人(流行文艺弄潮儿)”“劳动者”“美食家”“艺术家”“地方父母官”“仕途失败者’”“苦难的超越者N个精彩的侧面,为同学们展现了苏轼丰富多彩、广大精微、沛然莫御的人生。从苏轼身上,同学们不仅了解到了人生实践的可能性,还学到了要乐观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三、汉字与古诗文学习

1214日,吕志峰教授的主题讲座《汉字与古诗文学习》开讲。吕教授以”“”“”“等字为例,通过回溯其在甲骨文、金文中的写法,来探索这些字词的本义,不仅让同学们理解了这些字解释为何义,更明确了它解释为这个意思的原因。

吕教授的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了历史的视野,让同学们认识要有发展的眼光,知道我们的汉字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学会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意识站在历史的维度中,通透字词来龙去脉,探寻小小汉字背后蕴含的中国智慧。

结语

本学期的博雅“学术课程”已经结束,同学们收获颇丰。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华东师范大学的优质资源,为同学们带来更多精彩的知识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