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德育之窗 /
- 正文
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复苏,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但同时,春季也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各类病菌活跃,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防春季传染病,守护同学们的健康成长,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特别为大家准备了这份春季传染病预防指南。
【春季流感】
主要症状: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多见。
●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发热一般持续3~4天。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2.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3.接种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积极手段。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诺如病毒】
主要症状:
●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病程一般为2-3天,传染性强。
●儿童:呕吐为主。成人:腹泻居多。
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传播途径: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预防措施:1.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尽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净。
2.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3.保证充足睡眠,不挑食,从而增强自身免疫力。
4.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居家隔离,不要带病上学。在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进行复课。
【手足口病】
主要症状:●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得病初期,一般会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红色皮疹。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也能通过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感染。
预防措施:1.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
3.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水痘】
主要症状:1.勤洗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2.定期对孩子使用的餐具、玩具和其他物品进行消毒。
3.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
传播途径: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和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水痘患者(例如疱疹的疱液)或水痘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例如衣物、毛巾、床单)进行传播,俗称“见面传”。
预防措施: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2.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3.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4.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儿童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
【温馨提示】
1.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工作:预防接种、科学穿衣、开窗通风、戴口罩、勤洗手、坚持锻炼、平衡营养、保证睡眠等,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能有效阻断病菌,保护学生的健康。
2.孩子出现疑似情况后,请第一时间将情况如实告诉老师,如若确诊为传染病,需按要求在家隔离,痊愈后需凭正规医疗单位开具的复课证明返校。
3.请各位家长认真配合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日常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