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德育之窗 /
- 正文
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参观活动暨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片区资源中心活动
为深化融合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国办发【2021】60号)、《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教育部办公厅【2016】1号)、《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沪府办【2022】35号)、《加强本市随班就读工作提高融合教育水平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2023】25号)中提出的资源教室建设要求,完善融合教育保障机制,提高资源教室应用成效。
2025年4月7日,普陀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在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组织本次随班就读学校参观资源教室活动,加强校际建设经验交流,更好地推动我区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建设工作。
本次活动吸引了区域教育领导、同仁、特教教师共同参与,旨在通过实地观摩与专业研讨,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深度融合。活动伊始,普陀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张珏春老师致辞并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的通知》做了详尽解析。
华师大四附中特教教师朱璎莹老师带领来宾参观了学校融合教育资源教室,并向各校总务主任、资源教师介绍了资源教室的感统训练区、教育教学区、教师办公等专业功能区,以及配备的康复训练设备与多模态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通过"一人一案"的个性化支持方案,资源教室能为该校特殊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业辅导、社交技能训练及职业启蒙服务,形成了"普特协同、家校共育"的特色模式。
随后开展的教研室专题研讨会上,教师们围绕"如何提升资源教室与校内随班就读学生适配度"展开深度交流,为构建全纳课堂提供了新思路。
参观活动结束后,普陀区教育学院特教教研员余兆老师对片区内五所学校,针对正在推进的"特殊教育信息系统社会适应能力评估"系统开展了培训,从评估工具的科学使用、数据的动态分析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强调要通过精准评估为特殊学生制定个性化发展目标,形成"评估-干预-追踪"的完整支持链。 特教指导中心也对几所学校的平台使用开展现场实操指导。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学校在融合教育领域的实践成果,更搭建了区域特教经验共享的平台,发挥了片区资源中心的桥梁作用。未来,学校将继续依托资源教室建设,深化"双向融合"教育模式,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供适切支持,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