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德育之窗 /
- 正文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上海“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华东师大—普陀区)实践创新,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2025年暑期研学以苏州河为纽带,立足江苏这片人文荟萃、创新发展的热土,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走进江苏开展围绕《从苏河到苏州——探寻城市发展密码》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7月2日至4日,华师大四附中六七年级师生一行40余人,从苏河迈向苏州,在传统文化浸润、现代产业探索与红色精神洗礼中,厚植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
遇见昆曲,姹紫嫣红开遍
研学活动的第一站,华四师生一行来到了苏州木渎古镇,走进开来茶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悄然展开。
昆曲,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唱腔、精致的妆容、优雅的身段,深深吸引了同学们。在昆曲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跟着绘妆容、学念白、练身段,沉浸式感受着非遗艺术之美。
当华四学子用充满朝气的嗓音唱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当灵动的身影轻扬水袖,在戏台上演绎昆曲“欲左先右”的身韵哲学,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正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生,亦为新时代青年践行文化自信增添了生动注脚。
探秘姑苏,领略吴韵文化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江南的灵秀风骨,早已凝练为语文课本中流传千年的诗词名篇。这一次,同学们漫步拙政园,踏足平江路,探访虎丘与寒山寺,行走在苏州的山水古迹间,用双手触摸文化基因,让诗意浸润成长之路。
踏入拙政园,这座江南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画卷之中。园内山水相依,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在研学导师的悉心讲解下,同学们领略了拙政园借景北寺塔的旷世奇笔,欣赏了“小飞虹”、“香洲”的独特韵味,更被“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智慧所震撼。
从拙政园步行百米便到了平江路,这条“活着的历史街区”完整保留了南宋《平江图》中水陆并行的格局,同学们穿梭于青石板路上,领略“水路并行、河街相邻”格局,探索“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文化底蕴。
行至虎丘,千年古塔历经风雨屹立不倒,斑驳塔身诉说着岁月沧桑,摩崖石刻刚劲有力,剑池传说引人遐想,同学们边走边看,边听边问,在古迹中触摸历史,寻找东坡感慨“过姑苏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缘由。
同学们还探访了枫桥之畔的千年古刹——寒山寺。漫步寒山寺的青瓦飞檐间,同学们聆听悠扬钟声,参观古朴建筑,驻足欣赏碑刻,循着张继笔下“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诗意,体悟诗词与书法之美,于研学中汲取传统文化养分。
走进园区,探寻城市“新质生产力”
同学们此行还来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考察的苏州工业园区,开启了一场触摸“新质生产力”脉搏的探索之旅。
在这里,讲解员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结合一组组珍贵的照片,生动的视频展示,同学们全面了解了园区从“阡陌水乡”到“创新之城”的华丽蝶变,深刻认识到创新与科技带来的城市发展新动力。
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是国家以“新”促兴,向“新”而行的典型缩影,展馆内每一个创新成果的展示窗口,都是同学们了解国家科技发展前沿的瞭望台,此次参观也极大激发了同学们对科技创新的探索热情。
芦苇寻踪,重温红色记忆
沙家浜是本次研学的最后一站。同学们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观看了《芦荡烽火》实景演出,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影像、演出观看与讲解介绍,同学们了解了沙家浜抗战故事,深切感悟革命先辈们以血肉之躯铸就胜利的坚韧与担当,接受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洗礼。
学生感想
六(1)班 葛一楠:“开来茶馆,吴歈萃雅”。踏入开来茶馆的大门,一切仿佛被戏曲酌调,雅趣,闲适。昆曲,百戏之祖,无论是细致的妆造、精美的服饰还是那令人陶醉的情调都露着历史的纹痕与韵味。历史文化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踏着新时代的阔路,让我们以朝气蓬勃的姿态守护历史文化,传承百年经典!
六(7)班 冯叶欣:踏入拙政园,便陷入江南水墨画卷。碧水萦绕亭台,曲桥蜿蜒,游廊字帖含韵,叠石假山藏趣。移步换景间,既见自然野趣,又含文人雅韵,处处诉说着古典园林的匠心与东方美学的深邃。这次来到拙政园可以感受到苏州的文化底蕴,和中国古代的文化气息。
七(7)班 丁熙源:在华四的大思政课程研学实践中,我们来到了苏州的著名景点虎丘山。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曾造访此处。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参观了虎丘剑池、云岩寺塔和千人石等,登顶后还俯瞰了苏州老城。在虎丘山的文化熏陶中我感受到,只有执着攀登才能见识更为广阔的天地。
七(5)班 李仲凌:在华四的大思政课程研学实践中,我们来到了沙家浜红色研学基地。在这里,我们了解了战士们奋勇杀敌,打倒小鬼子的过程,更是观看了表演,身临其境,令我感受颇丰。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弘扬传统、砥砺前行!
结语
行走于研学之路,华四学子在苏州留下了求知探索的坚实脚印。同学们在非遗魅力、园林艺术与红色记忆的探寻中,感悟城市文脉赓续、科技创新动能与人民城市理念,厚植家国情怀,砥砺强国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