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科创体验,智启未来——2025“遇见未来的自己”职业体验活动侧记5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1日 来源:

  序:在未来,你会成为一名怎样的劳动者?想不想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一番有趣的探索?想不想知道这份职业是否适合你自己?答案就是——职业体验!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整合社会资源,于2016年启动“遇见未来的自己”职业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今已历时10年。课程包括“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探索、职业体验”四个模块,分为“走前、走中、走后”三个阶段。2025年6月,300余名八年级学生,走出校园,直面缤纷职场,与51家体验单位相遇,跟随职业导师,开展为期5天的“浸润式”体验学习,亲身体会各个平凡岗位劳动者身上的不平凡。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收获?又会有哪些故事发生?让我们共同期待......

  体验单位:上海翼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体验岗位:平面设计师 动画设计师

  参与学生:汤晨晞 贾淑珺 沈佳滢 陈怡君 张芷睿 钟竞源

  职业导师(体验单位):黄老师

  指导教师(本校):孙倩云

  单位简介:成立于2004年,主营商务信息咨询、企业策划、管理咨询、网络工程及技术服务等。以国内顶尖医院/学科为依托建立临床学术交流中心(CoE);为多家跨国药械企业提供微信企业号平台开发与运维;2007年起为处方药患者援助计划(PAP)提供管理服务,覆盖业内16个项目。

  1. 初入职场

  体验开始:2025年6月23日 早上十点半,六位通过了面试的华四学子来到了翼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始一周的体验。

  2. 体验职场

  在公司中,经过了职业导师的指导,学生们已经逐渐掌握动画制作和平面设计的知识,运用着不同的软件绘画着属于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对作品的热爱与努力感染了整个会议室。学生还采访了两位导师的工作感想。经过这次访谈,让华四学子清晰感受到了职场的规则与压力,了解到了这份工作不仅需要关于绘画及动画制作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热爱与热情才能产出更丰富的创作灵感。

  3.成果感谢

  经过这次职业体验,学生们稍稍窥见了些职场的规则,不仅学会了更多关于绘画的知识,也体会到了团结与配合,收获满满。接下来就来看看大家的作品吧!

微信图片_20250721121956.jpg

微信图片_20250721122027.jpg

微信图片_20250721123303.jpg

微信图片_20250721123732.jpg

微信图片_20250721124007.jpg

  体验单位:波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体验岗位:游戏开发体验员

  参与学生:严瑞欣、曾灏辰、汤昕溢、孙一昕、张嘉豪、何雨轩

  职业导师(体验单位):徐立瑶、权梦凡

  指导教师(本校):朱敬文

  单位简介:

  波克城市成立于2010年,迄今累计发行超过60款精品休闲游戏,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累计注册用户超五亿,日活跃用户4000万+,已连续6年入选中国互联网百强。公司积极推行“游戏+”的融合理念,以游戏为载体,赋能公益、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让游戏发挥更多对社会有用的价值!

  1. 探秘游戏诞生过程

  在工作人员热情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波克公司,了解到公司的研发项目,也系统了解了游戏开发从创意策划、美术设计到程序开发各个方面的完整流程。

  2. 从环保理念到游戏蓝图

  在老师指导下,我们深入理解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聚焦环境问题,形成了清晰的环保认知与游戏主题雏形。随后,我们全身心投入策划与美术工作,反复打磨核心玩法,并将对环保的理解融入其中,共同构筑游戏世界,对最终的发布会充满期待!

  3. 从纸面到台前,创意高光亮相

  我们将三天心血凝聚为详细的游戏说明书、展示PPT与精美卡牌。面向游戏公司的专业前辈,我们清晰讲解了从卡牌设计到核心玩法的完整构思,并邀请他们亲身体验,获得一致好评。这次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游戏不仅是娱乐,更是传递社会责任、推动环保理念的有力媒介。未来,我们希望通过游戏,让更多人感受环保魅力,践行绿色行动,为守护地球贡献数字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7-18_125305_702.jpg

微信图片_2025-07-18_125314_333.jpg

微信图片_2025-07-18_125326_689.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_194122_886.jpg

微信图片_2025-07-28_194152_004.jpg

  体验单位:上海高巨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体验岗位:基地运营助理、无人机编队飞手助理

  参与学生:徐辰嫣、朱熠宸、董继阳、高培博、姚弈成、李沛聪、安然

  职业导师(体验单位):柴庆龙,张译文,孙艺,芦博妮,祝君文

  指导教师(本校):陈功

  单位简介:

  上海高巨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无人机集群的研发制造与应用。公司核心业务包括:低空经济: 室内外无人机编队表演、低空监管产品;智能教育: 提供智能硬件教育装备、课程及软件服务;精密制造: 无人机、教育智能硬件等电子产品代工。公司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手段,以低空美学、科技创新、智能教育推动城市、教育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1. 初见“空中舞者”——探秘编队表演的幕后世界

  刚踏入公司,展厅里排列整齐的无人机就让同学们眼前一亮。工作人员指着墙上播放的编队表演视频:“看,这些‘空中舞者’能组成星座、汉字,甚至会跟着音乐变换队形!”从拆解无人机的核心部件,到展示编排队形的电脑软件,同学们第一次知道,一场惊艳的夜空表演,背后藏着无数精密的计算和设计。当听说每架无人机都像“听话的士兵”一样听从指令时,有人忍不住伸手触摸,仿佛想提前感受操控它们的魔力。

  2. 化身“小小飞手”——在操控中触摸职业脉搏

  “左手控制高度,右手调整方向,稳住……”在模拟飞行区,同学们握紧遥控器,当无人机在指令下缓缓升空时,激动得屏住了呼吸。从一开始的“摇摇晃晃”到逐渐平稳飞行,每一次成功操控都伴随着欢呼。职业导师还分享了自己的职业故事:“调试无人机的参数,就像给它‘看病’,需要耐心和细致。”此刻,同学们不仅学会了简单操作,更悄悄种下了一颗关于“职业选择”的种子。

  3. 五天蜕变记——从好奇到懂行,少年们的“飞行感悟”

  五天的职业体验悄然收尾,回望来时路,同学们早已不是初见无人机时的懵懂模样。从第一天对着编队视频惊呼“好厉害”,到后来能说出“GPS定位”“轨迹规划”这些专业词;从模拟编程时的手忙脚乱,到最后能合作完成一组简易的编队飞行——他们不仅看懂了无人机如何“听话”,更明白了一场完美表演背后,是编程逻辑的严谨、团队配合的默契,还有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33高巨1129.png

33高巨1130.png

  体验单位: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体验岗位:检验员助理

  参与学生:葛子墨、邱嘉婧、程则睿、张瀚元、丁熙源

  职业导师(体验单位):俞逸希

  指导教师(本校):赵瑜萌

  单位简介:上海市特检院总部位于上海市普陀区长风生态商务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对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特种设备安全性能进行检验,并开展检验技术和方法的研究。

  1. 探秘上海市特检院:从精密机房到安全使命的成长之旅

  走进电梯机房的瞬间,同学们就被眼前的设备吸引了目光。导师打开电梯操纵柜,耐心讲解:“这个是安全钳,当电梯超速时会立即启动制动;旁边的限速器就像精准的钟表,时刻监测着运行速度。”同学们跟着导师的讲解,亲手触摸这些 “救命零件”,终于明白为何电梯能平稳运行 —— 原来每个细节都藏着精密设计。观看事故案例时,大家深刻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原来一颗小石子都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在复兴公园,同学们迎来了充满趣味的实践课程。导师带领大家研究碰碰车的构造,“每个电路焊点都关系到设备安全,必须仔细检查。”同学们不仅学习了设备原理,还在体验过程中观察防撞装置的工作方式。而看似传统的旋转木马,其轴承和传动系统的维护也让大家认识到:即便是经典的游乐设施,也需要定期的精细保养。

  在闵行区的立体车库现场,同学们被这座“钢铁魔方”的运作所吸引。跟随导师的讲解,大家了解了车库的运行原理和检验规范。最令人难忘的是亲身体验车板升降的过程,“升到高处时虽然有点紧张,但想到有多重安全保障,就感到很安心。”下午的检验记录填写环节,同学们更是体会到特检工作的严谨性:“每一个数据都要准确记录,这不仅是工作要求,更是对安全的负责。”

  2. 成长答卷:安全使命的传承

  职业体验的收官日,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齐聚特检院分享五天的成长感悟:

  “通过这次电梯检修的观察,我深刻体会到电梯安全的重要性。检修人员的专业操作和严谨态度令人钦佩。电梯作为日常交通工具,其维护和检测工作至关重要。这次经历让我更加重视电梯安全,也对检修人员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尊重。”——张瀚元

  “游乐设施每个焊点的检测让我明白我们守护的不是设备,而是游乐场上每一个肆意奔跑的背影和天真绚烂的笑容。”——程则睿

  “立体车库的防坠测试,教会我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 邱嘉婧

  “科技会进步,但对安全的敬畏永不过时。”体验单位导师的寄语让同学们深思。当结业证书递到手中时,少年们眼神坚定——这不仅是职业体验的终点,更是安全使命传承的起点。

34特检院804.png

34特检院1025.png

34特检院1176.png

34特检院1696.png

  体验单位: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体验岗位:城市规划设计助理

  参与学生:郑岚之、林晏琪、凡怿城、乔云气、邬乐瀚、杨宥霆

  职业导师(体验单位):林钰麒、李勇、孙源铎、吴威

  指导教师(本校):刘清怡

  单位简介: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隶属于世界500强第9位——中国建筑集团,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规划、建筑、景观最高级(甲级)设计资质及施工图审查资质的国家级大型综合设计院。业务涵盖城乡规划、建筑、景观、市政工程设计及BIM、绿色认证、工程咨询等全链条服务,项目遍布全国及海外。

  1. 从“课堂启蒙”到“实地探秘”,解锁设计思维

  首日的城市设计通识课上,北京胡同的传统肌理与上海浦东的现代格局形成奇妙碰撞,通过数字孪生平台演示,第一次知道“城市可以被‘复制’到电脑里”。而真正的挑战从实地调研开始——拿着测距仪丈量校园间距,用手绘草图标注公共设施使用痛点,曾经熟悉的校园在“设计助理”眼中,变成了充满改造可能的“样本空间”。

  2. 从“数据碎片”到“方案雏形”,搭建创意框架

  调研数据如何变成设计灵感?用“问题-需求-机会”矩阵图梳理出核心矛盾:“课间拥挤”对应“人车分流设计”,“绿化不足”指向“立体花架方案”。在SketchUp软件里,校园地形被一点点“搭建”起来,手绘的功能分区草图逐渐清晰。当“立体绿化”“智慧照明”等创意被写入方案,大家终于明白:好设计要先听懂使用者的声音。

  3. 从“方案草稿”到“答辩现场”,收获成长勋章

  面对“评委”的提问,学生们从容展示优化后的模型,展示了独有的脑洞。最终,带着“最佳创意奖”证书和满是批注的设计图,大家在结业合影时说:“原来城市设计师不只是画图纸,更是用智慧让空间变得更美好。”

  这场体验让“城市规划设计助理”的身份不再遥远。当校园里的每一处细节都成为设计素材,职业探索的种子已悄悄发芽——或许未来的城市里,就有今天这些“小小设计师”的作品。

35微信推送-中建上海院346.png

35微信推送-中建上海院1087.png

35微信推送-中建上海院1088.png

35微信推送-中建上海院1268.png

  体验单位: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体验岗位:工程管理助理 安全管理助理 工会健身房助理 总监助理 项目合约管理助理

  参与学生:查雨廷 朱子健 刘一坤 李儒铎 沈天佑

  职业导师(体验单位):汤晓俊 崔冬魁 陈恺 丁玮

  指导教师(本校):吴佳薇

  单位简介:

  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智能系统解决方案与集成商。公司源自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自90年代起深耕智能交通与市政领域,2008年完成改制并引入战略投资者。业务覆盖智慧交管、智慧公路、智慧公交、智能网联、智慧城市等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交通超体”系列产品,落地项目遍布全国。

  【从纸张到键盘:档案里的职场第一课】

  指尖摩挲泛黄文件的那一刻,才真正读懂“细节决定成败”。职业体验的第一天,面对铺满桌面的会议纪要、彩色合同,编号、分类、装订的每一步都像在解构职场的密码。当杂乱的文件最终成为整齐的方阵,成就感并非来自体力劳动,而是明白了“有序”如何成为效率的基石。午间那碗泼了红油的岐山臊子面,翻滚的白丝面条与下午键盘敲击的节奏莫名相似——职场,原来是一场关于“精准”与“温度”的双重修行。

  【设备维护间:看见无声的责任】

  职业体验的第三天,跟随负责人检查办公区,一项看似不起眼的任务——设备维护,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震撼。看着负责人仔细检查打印机状态、调试投影仪清晰度、甚至细致地擦拭设备表面的浮尘,才恍然:流畅运转的日常背后,是无数个被精心守护的“螺丝钉”。这并非简单的清洁保养,而是对“可靠”二字的无声承诺。当工程师能随时调取我们整理好的档案,当会议能顺畅使用清晰的设备,这份“幕后”的严谨,保障着整个团队“台前”的效率与专业。它让我懂得,职场责任感不仅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上,更蕴藏于确保每一环节稳定运行的细微坚守中。

  【在挫折中遇见成长的形状】

  最初以为档案管理只是机械劳动,直到错放一份文件导致整个序列混乱时,才懂得“简单工作”背后的重量。职业体验中最深刻的领悟往往来自失误:编码核对时的眼花、分类时的犹豫,都在逼着自己学会“系统性思维”。但真正击中心灵的,是工程师调取档案时那句“这些是科研的幕后功臣”——原来每一份平凡工作都在支撑某个宏大的目标。离岗时回头望见整齐的档案柜,忽然明白:职场教会我们的,从来不是完美,而是在纠错中长出韧性的过程。

  【职场棱角:在平凡经纬处扎根生长】

  职业体验落幕,回望那些与泛黄纸张、冰冷设备较劲的日夜,忽然懂得:真正的职场启蒙不在宏大的叙事里,而藏于档案编码的毫厘之距、设备浮尘的方寸之间。当挫败教会我敬畏细节,当工程师的感谢照亮琐碎工作的意义,那些曾以为机械的劳作,终在心底淬炼出责任的金色棱角。少年终将远行,但这段俯身触摸职场根基的日子,已在血脉中埋下种子——未来无论走向何方,总记得:用专业能力筑造尊严,以细微之光映照辽阔。

36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1052.png

36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1547.png

36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1763.png

  体验单位:上海市测绘院

  体验岗位: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地图文化研究、数据处理

  参与学生:仇弋嘉、李霄骐、杜翊莎、黄健庭、李振猷、王子涵

  职业导师(体验单位):夏兰芳、周妤格、陈嘉诚

  指导教师(本校):陈彧歆

  单位简介:

  上海市测绘院隶属于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是本市基础测绘与地理信息服务的核心单位。主要职责是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提供测绘保障,并运行上海市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同时,拥有自然资源部超大城市自然资源时空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和人社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实力雄厚。

  1. 初入测绘院

  在测绘院展示馆,我们通过历史陈列和VR技术体验,了解了测绘院的发展历程,对其工作建立了初步认识。随后,我们前往各自岗位展开深入实践——

  2. 三种不同岗位的体验

  (1)数字孪生技术研究岗位(李振猷、王子涵)

  在数字孪生岗位的三天实践中,我们在老师指导下用 ArcMap 软件处理普陀区企业数据,将一维数据点二维化并生成统计图表。还操作数字孪生系统查看上海三维地图,定位学校并发现地图错误并提出修正,也见识了建筑数字模型相比传统模型的优势。我们掌握了数据处理流程,理解数字模型对城市规划的价值,体会到数字孪生技术需持续迭代,需要新生代接力创新。

  (2)数据处理岗位(仇弋嘉、李霄骐)

  数据处理岗位的三天,我们学了城市空间分析技术。用 EPS 软件做基础训练,绘制校徽、创建建筑要素,还绘制了不同年份学校及周边建筑轮廓图。经校准和空间分析,生成对比图,发现校区扩展等变化,印证城市规划的作用。我们掌握了相关流程,理解数据处理能呈现城市发展,也体会到测绘工作的严谨与团队协作的重要。

  (3)地图文化研究岗位(杜翊莎、黄健庭)

  地图文化研究中,我们用手绘和电子制图完成普陀区交通网络图,过程中遇到图层错位问题,后掌握操作规范,完成全流程制作。成果揭示道路与地铁交汇处是交通枢纽和人流密集区,体现路网规划的影响。

  我们体会到电子制图规则的重要,发现交通与城市活力的关系,理解了测绘人所需的复合能力与责任感。

  3. 致敬与展望

  向所有默默奉献、精益求精的测绘人致敬!这次奇妙之旅让我们看到科技的力量,也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激励着我们在未来不断探索。向所有测绘人致敬!

37微信推送-上海市测绘院874.png

37微信推送-上海市测绘院876.png

37微信推送-上海市测绘院1522.png

37微信推送-上海市测绘院152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