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博雅课程 /
- 正文
11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韩立平教授受邀给我校六年级同学带来本学期的第二场“博雅”学术讲座——苏轼的N个侧面。
韩教授从与“侧面”概念相对的“正面”开始谈起,通过几幅宋元时期的苏轼画像,发掘其中表现的苏轼形象的共同点,带领同学们从中推断苏轼作为诗人、文学家等“正面”形象留给后世的印象,并探寻除诗歌文章外,苏轼留给后世的丰盈的精神文化遗产。
苏轼曾自言“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人生有得意之时,亦自有失意的时刻,应该持哪种状态来应对呢?文学家、士大夫、学者、思想家、劳动者、美食家、艺术家、仕途“失败者”……苏轼以多向度的人生实践作了最好的回答,“平生为道,专以待外物之变”“天道何常之有,应物而已矣”,他以儒家致君行道等思想为底色,又以道家和佛家的超脱思想来宽慰、化解痛苦,最终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从而呈现出了他超越苦难、丰富多彩、广大精微、沛然莫御的人生。
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对苏轼面对诸多苦难却依然如此乐观、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十分感兴趣,韩教授一一为同学们解答。讲座最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