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实践启智:跨学科主题学习下的思维培养——华四第18届博雅杯教学评优初中部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5日 来源:

 

为更好呼应“综合性”和“实践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两大取向,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第十八届“博雅杯”教师专业能力评优活动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抓手,旨在探索如何有效通过学科实践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实施层面,本届博雅杯聚焦深度教研,采用“问题驱动、主题引领、学科共研、工具支持”等方式推动教育教学实践探索。

 

阶段一 晒课海选

预赛晒课阶段历时两个月初中部涉及14门学科总计晒50余节。各教研组基于博雅杯大主题,确定各学科研究子主题并对预赛课展开深入研讨,30余次主题研修,最终推选出12节展示课。

阶段二 优课展示

* 科学学科专场

围绕“如何通过跨学科实践促进学生思维培育”,科学类学科进行了专场教学展示。分别是由周正艳老师执教的初中物理《透镜的应用》董欣老师执教的《全面发展的农业》。两节课不仅展示了跨学科教学实践的具体做法,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尝试。初中物理教研员傅继芳老师认为本节课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能力的提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分析人眼成像原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启发学生关注科学用眼、保护视力的意识,体现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和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初中地理教研员王学东老师认为,董欣老师选择了真实情境“中国的粮食到底够不够吃”作为学习任务的驱动性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此来搭建学习任务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 语文

语文组围绕“立足单元教学,提升课堂思维品质”主题,出黄珊珊老师的《中国石拱桥》和倪雨晴老师的《金色的鱼钩》两堂展示课。黄珊珊老师从新的视角解读传统的说明文,通过关注说明对象、区分表示事实的语言和表达看法的语言、理清段落层次关系等课堂活动,引领学生读出作者隐含在的文中的情感态度,进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倪雨晴老师立足单元教学视角,提炼人物的精神品质比较单元小说的共性与个性,进而提炼出小说阅读的一般方法。初中语文教研员周静老师对两位青年教师的课堂和初中语文组的集体教研给予了高度评价:老师用自己的课堂展示了对课改理念的理解,充分做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周老师也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如目标的设定要细化,要可检测;读文章要有联系意识,要读到语言的肌理去,要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实现从知识到关键能力的转化等。

 

* 数学

数学组以“教学评一体化——高质量作业体系建设”为主题,推出张娜老师《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路程与时间的诗篇》和吴旻晴老师《把一个分式拆成几个分式的和》两节课聚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设计巧妙融合了生活实际与数学理论,体现了“双新”理念中对情境性与实践性的要求。学生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与技能,更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得以落地生根。初中数学教研员徐炜蓉老师点评,两节课不仅在“双新”背景下做了大胆尝试,还结合市级项目探索作业讲评课课型建议后续进一步探究数学阅读材料这类问题另外还要关注分层教学,让每位孩子都有收获

 

* 英语

英语组围绕“立足语篇研读,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主题,推出了两节展示课。李睿婉老师《6AU6 Travel: Make a travel plan》,聚焦project板块,引领学生深入探索旅行规划的奇妙世界;李婷老师则呈现了一节阅读课《7AU5 Classic Chinese Animations》,带领学生领略经典中国动画的独特魅力。两节课展示了英语组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上的创新实践。初中英语教研员马骏老师对两位老师的尝试实践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提出了新的思考:教师需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精选适宜的教学材料,并规划适切的教学路径。同时,实施科学的评估方法,确保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

 

* 体育

体育组以“建构跨学科课堂助力核心素养提升”为主题立足“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体育与多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雷璐老师的授课主题为《以劳强体,能量满满》从劳动教育的视角,创设“双抢”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抢收早稻、抢种晚稻的劳动场景中,体验位移速度的重要性。刘清怡老师的授课主题为《破解运动的“密码”》将体育与物理相融合,引导学生通过旋风跑练习感受离心力的存在。初中体育教研员陶良成老师指出雷璐老师双抢情景创设体能课,贴合教学内容,对城市孩子来说具有教育意义。在后续教学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关注如何进行补偿性体能设计。刘清怡老师的弯道跑教学,教师示范规范,让同学们感受弯道跑与离心力的关系,建议后续可以将接力跑技术融入到弯道跑技术教学中。整体而言,两节课从情境设计、跨学科教学、技术教学等多个方面提供了许多值得思考和尝试的教学建议。

 

* 历史

文综教研组以“创设学习情景,打造思维课堂”为主题,推出冯蕾老师《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李梦圆老师《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两节展示课。冯蕾老师以“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与传唱渲染全民族抗战的时代风貌,同时借助历史文献、地图等创设学习情景,学生利用课堂学习单围绕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进行讨论李梦圆老师以《汉代讲经图》和《北齐校书图》的坐姿的不同导入新课,配合历史文献、故事、文物图片等,讲述前秦短暂统一北方,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再到北朝政权更替的历史脉络展示邀请了上师大人文学院副教授刘琼敏老师做专家点评。刘教授首先肯定了这两节课教学目标和重点清晰,校本学习单的设计适切,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识。刘老师就历史课程的定位与实施路径,结合两堂课的教学实践做了细致地指导。她建议教师充分研读课标和教材,清晰定位教学,帮助学生构建对长时段的历史发展大势和历史规律的认识另外,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提升课堂品质;还要用足教材本身的资源,关注学生难点进行选材和设计问题。

董欣1.jpg

冯蕾.jpg

李梦圆.jpg

数学1.png

数学2.png

数学3.png

题图.jpg

体育1.jpg

体育2.jpg

体育3.jpg

体育4.jpg

英语1.jpg

英语3.jpg

英语4.jpg

语文1.jpg

语文2.jpg

语文3.jpg

语文4.jpg

周正艳.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