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首页 /
- 教研动态 /
- 正文
“数据赋能生活,游戏解码随机——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双重探索”
——华师大联盟校研讨活动实录
2025年4月3日上午,我校承办举行了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科教研联盟教学展示活动。华东师范大学柳笛教授莅临指导,华师大四附中眭定忠校长、黄珍青副校长也出席了本次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联盟成员学校的相关教师同步线上参与。
本次活动以"数据赋能生活,游戏解码随机"为核心,创新开展统计与概率教学研讨。通过生活化任务激活数据意识,游戏化实验揭示可能性本质,融合信息技术与跨学科元素,构建高效课堂范式,为教师专业成长与课堂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前期磨课
参加本次活动教学展示的陈彧歆和韩雯两位老师始终坚守“以生为本”的教学宗旨,通过专家老师的专业指导、备课组和教研组的反复研讨和打磨,力求在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校长致辞
黄珍青副校长为本次校研讨致辞。
课例展示
陈彧歆老师执教的《条形统计图(二)①》一课,以 "真实情境驱动、分层活动探究" 为特色,通过创设 "设计运动宣传小报" 的任务情境,突破认知难点,落实学科素养。
韩雯老师执教的《可能性》一课,生动有趣,与生活息息相关,将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设计多样化的学生活动,既落实了新课标要求,又展现了 "玩中学" 的创新教学思路。
教研分享
课后,陈彧歆和韩雯两位老师先进行了说课及课后反思。之后,闫财伦和张艳两位老师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分享交流。
闫财伦老师认为《条形统计图(二)①》一课以"设计运动宣传小报"为情境,构建递进式问题链结合信息技术,通过温故-知新-迁移路径培养数据意识,凸显统计思维与学生主体地位。
张艳老师认为《可能性》一课用摸球 - 放球 - 猜球游戏融合生活化情境,构建可能、一定、不可能的概念体系,通过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培养逻辑推理能力,践行新课标 "做中学" 理念。
专家点评
华东师范大学柳笛教授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重点肯定了两节课的创新实践:陈彧歆老师以 "设计运动宣传小报" 真实情境为依托,通过问题链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韩雯老师通过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将可能性概念的理解转化为具象操作活动,结合生活事件分析促进概率思维进阶,彰显 "游戏解码随机" 的教学智慧。
在 "双新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专题讲座中,柳教授系统阐释了新课标理念下的教材二次开发策略。她结合 "平年与闰年" 等典型课例,强调要通过开放性的结构化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时建议教师关注学生规范表达,充分运用技术资源优化教学呈现方式。
结语
本次活动以 "数据赋能生活,游戏解码随机" 为实践主线,依托 "双新背景下的教学案例分析" 专题引领,为教师专业成长注入新动能。我们将持续深耕统计与概率教学创新,将数据意识培养融入生活情境,探索游戏化探究与数学思维的深度融合,在 "双新"" 双减 " 浪潮中,以课堂提质践行初心,以教研创新赋能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