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思政育人】深耕“大思政”育人沃土 赋能新时代强国栋梁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来源:

  为深化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功能,构建常态化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以“大思政课”理念为引领,创新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通过课程融合、资源整合、技术赋能,构建“红色基因+实践育人+智能驱动”的特色思政育人体系,为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1.“你好!”系列课程: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

  学校以“让每一个生命与一百个世界相遇”为育人内核,依托“HUASI博雅”课程群,推出“你好!”系列课程,将思政教育融入生命体验、生涯探索与家国情怀培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

  • “你好,伙伴!”生命课:以生命教育厚植责任担当

  与上海市儿童医院共建“教育童行·i在彩虹湾”病房学校,师生通过定期授课、捐发诺言等行动,陪伴患儿共度难关。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珍贵与奉献的价值,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显著提升,生动诠释“思政课不仅在学校,更在心灵深处”。

0.jpg1.jpg2.jpg

  • “你好,未来!”生涯课:以职业实践链接家国使命

  联动60余家企事业单位,组织学生走进上海化工研究院等科研一线,亲身参与实验操作,聆听科学家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奋斗故事。课程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激发学生科技报国志向,实现“小我”与“大我”的同频共振。

3.jpg4.jpg5.jpg

  • “你好,中国!”研学课:以红色足迹筑牢信仰之基

  从大别山革命老区到嘉兴南湖红船,从余村“两山”理念实践到西溪湿地生态研学,学生通过沉浸式红色研学,传承红色基因,领悟生态文明,坚定“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6.jpg7.png8.png

  2.创新路径:多元协同赋能思政育人实效

  • 微电影+红色资源:让历史“活”起来

  依托校园周边“长征路名”资源,开展“红色路名微电影”项目。学生通过剧本创作、实地拍摄等环节,深度挖掘红色故事,作品屡获国家级奖项,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构建“红色文化浸润+实践能力提升”的双重育人生态。

10.jpg11.jpg12.jpg

  • “队长学校”双轮驱动:校内引领+校外拓展

  以少先队“队长学校”为枢纽,打造“党团引领+自主管理+仪式沉浸”的校内育人体系,结合“红色研学+志愿服务”校外实践,学生化身红色讲解员、公益志愿者,形成“学榜样、践初心、担使命”的成长闭环,培育“益心向党”公益品牌。

13.jpg14.png15.jpg

  3.未来展望:数智融合,激活思政教育新动能

  学校以“华四大脑”智慧平台建设为抓手,探索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成长轨迹,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和实践活动建议,实现思政教育的精准化、动态化;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打造“云上红色展馆”,突破时空限制,让红色文化触手可及,为思政教育注入时代活力。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将持续深化“大思政课”改革,以红色铸魂、实践赋能、技术创新的三维驱动,培育心怀家国、知行合一的新时代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