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圣与情圣》——华四博雅”学术课程”侧记二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20日 来源:校办


6月7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第二期博雅学术课程主题讲座在华四一楼报告厅展开,华师大韩立平副教授为六年级孩子们带来了主题为《杜甫:诗圣与情圣》的精彩学术和文化盛宴。

作为一位把诗和情结合在一起的了不起的诗人,杜甫在诗歌史上享有盛誉,宋代元稹、秦观、苏轼等人都对杜甫诗歌作出了极高的评价,鲁迅称杜甫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韩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与杜甫有关的几种称呼:诗史、诗圣和情圣。

传统文化中,“史”的地位要高于文学。因此,当说到一个人的诗歌起到了“历史”的功能,那么就意味着其诗歌成就之高。杜甫的诗歌之所以被称为“诗史”,原因就在于其承载了历史学家的功能,对唐代历史起到了记载、思索的功能。可以说,杜甫的肩上扛着唐代的国家命运,他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杜甫同时又是一个多情的人。从文字学的角度看,“圣”的意思是听觉很好,能收听到外部世界所有的信息,后人认为“圣”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很高,立言忠厚,可以垂教万世。古往今来,能够担得起“诗圣”之称的,只有杜甫一人。杜甫的诗究竟好在哪里?这就要提到杜甫的另一个称呼——“情圣”。

梁启超把杜甫称为“情圣”:他的情感内容,及其丰富、真实和深刻的。他表达的方法又极熟练,能渗透情感的最深处,呈现的情感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称他“情圣”。

那么杜甫何以被称为“情圣”呢?韩老师以《春望》《一百五日夜对月》《羌村三首·其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村》《进艇》等诗为例,找到了杜甫诗中“小家”与“大家”的结合。在杜甫笔下,诗歌是完全可以写自己的私生活的,且是可以写在有家国大事的诗歌里的。这种把家国大事、国家命运的情节和自己的小家庭放在同一首诗中的方式,就使杜甫的诗情感充沛。同时,我们也能体会到,杜甫的爱国是深入到日常生活中的,他的忧国情怀是真实的,是融入在他平常生活中的。

最后,韩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杜甫鸿篇巨制《北征》中的“大家”和“小家”,让我们体会到了杜甫情感的真挚与真诚,这也是六年级学生在此次讲座中的最大收获:感受到了杜甫是一位从里到外的真诚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