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唐宋词与人生境界》——华四博雅“学术课程”侧记四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3日 来源:校办


1020日,华东师范大学韩立平老师为华师大四附中六年级同学带来了一场名为《唐宋词与人生》的主题讲座。韩老师认为,古人作词,其最根本的目的是排遣情怀,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后人读词,也可以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从而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礼。可以说,排遣、交流情感,是词的最大功能。

唐宋词中体现的人生思考或境界有哪些呢?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先生所引的这三首词,其共性在于所书写的境界都是比较孤独的。“孤独”是一个中性词,是赞美,是肯定。张先的“独上高楼”说的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年少时期,在这一阶段,人要树立远大志向,而远大志向的树立往往会处于一种孤独、寂寞的状态中,即避开喧嚣,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此为“独立之志”;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的是事业尚未成功、挫折接踵而至的人生第二阶段——中年时期,这时坚守尤为重要,但这种坚守多会被认为是孤独的行为,此即“独自坚守”;在人生的第三阶段,回首往事,当初的理想还在,不过不在“众里”,而在灯火阑珊之处,人到暮年仍然拥抱孤独,即“自怜幽独”。所不同的是,第三重境界中的孤独是一种自足、充实的孤独。

从人生体验的角度读唐宋词,我们可以发现,词的魅力正在于它可以超越本身狭隘的男女情感,去抵达深刻的人生体验,引起广泛共鸣。王国维先生引用的这三首词,其所传达的就是我们要在一种静谧的乃至幽独的境界中与自己的人生相对,以清醒地做出正确的选择。传统社会也强调“独行”,《孟子》云:“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君子之所为,众人固不识。”肯定人的独行、高洁。中国古代的文人志士也多有独行的意识,如杜甫说自己“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纵览古今,每个人都不免会面临各种挫折,产生负面情绪,这是很正常的。《周易》言遁世无闷,君子能以积极的方式去排遣苦闷,达到泰然自若的状态。自屈原、《诗经》开始,中国古代的诗学传统多以的同构寄托士子的自赏,同时表达无论境遇如何,仍自珍自爱、笃志持正的精神品质,今天的读者可以通过读词来与古人进行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韩老师告诉同学们,要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与自己交流,写写日记、散步、阅读,学会排遣负面情绪,让自己的心灵变得安静、笃厚,让情绪处于活泼、有弹性的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