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华四科学防控 守护健康——秋冬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2日 来源:校办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秋冬季节天气多变,孩子的抵抗力也较大人弱,适应能力差,免疫力弱,在集体生活中易受到传染性疾病的侵袭。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秋冬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请家长朋友们认真阅读,让我们一起科学防控,守护健康。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01主要症状

早期有中低度发热、头痛、乏力、咳嗽、食欲不振等“感冒”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水痘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首先出现于躯干和头部,后延及面部和四肢,以发际、胸背躯干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

水痘发疹历经红色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的演变过程,病人可同时表现以上特征(俗称“四世同堂”),脱痂后不留痕迹,若挠抓继发感染可留凹痕,此为水痘皮疹的重要特征。

02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两种途径传播,传染性特别强。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易感儿童接触患者后约90%都会发病,俗称“见面传”。因此在幼儿园、中小学等集体场所,水痘容易暴发流行,而且,大人、小孩之间也容易相互传染。

 

Q:成人对水痘完全免疫吗?

A:水痘并非儿童“专利”!

水痘虽多发于青少年,但它并非儿童专利。成年人如果感染水痘,症状会比儿童更严重,病程也会更长。孕妇患上水痘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所以成年人也要小心水痘。

Q如何预防水痘?

A:目前预防水痘最经济且有效的措施接种水痘疫苗可预防90%的水痘发生。

Q:以前得过水痘,还要接种水痘疫苗吗?

A:得过水痘的人,机体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的机会很小,所以无需再接种水痘疫苗。但水痘痊愈后,体内的病毒可能未完全清除,而是在体内神经节“安营扎寨”、长期潜伏;随着年龄增长,当人们免疫功能下降时,病毒可被再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长,50岁以后尤为明显。建议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如果年纪特别大,因个体差异,可进一步咨询接种点的医务人员。

Q:孩子得了水痘,怎么办?

A:自家孩子得了水痘应主动隔离,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或居家隔离治疗至全部疱疹结痂。

隔离期间不去上学,且避免前往社区、游乐场、培训机构等公共场所。复课时,遵循校医建议,经校医查验并许可后再回班级上课。

 

二、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如何区别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

相同点

1.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均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

2.发病人群均多见于婴幼儿和儿童,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

不同点

1.疱疹的位置不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表现为喉咙、口腔等部位的炎症和疱疹,手足口病患儿,除了喉咙有疱疹外,孩子的口唇、手心、脚心和臀部等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

2.临床表现不同:手足口病一般表现为高热、口腔疱疹、手足、臀部等皮肤疱疹,疱疹性咽峡炎则主要表现为发热、咽峡部、口腔粘膜等部位的炎症和疱疹,且喉咙疼痛明显。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三、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它不属于我国法定传染病,但具有传染性。儿童是高风险人群尤其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

01主要症状

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症状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发热、咳嗽是最常见的表现,初期为干咳, 后期有黄色或白色黏痰, 偶见痰中带血丝,部分患儿有喘息症状,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

02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其潜伏期为2-3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通常多在秋冬时节。

甲流?支原体?感冒?如何区分?

四、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脏污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不随地吐痰。

2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或打喷嚏时勿对着他人,用纸巾、手帕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3提高自身免疫力

注意穿脱衣服,避免感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以提高抵抗力。

4保持开窗通风、消毒

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学生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衣被经常放在阳光下暴晒。

5传染病流行期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五、传染性疾病防治须知

学生应该做什么?

“防”: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手部卫生;

“报”:出现身体不舒服,立即告诉老师和家长;

“养”:患病后居家/住院治疗,避免带病上课。

 

家长应该做什么?

“防”: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尤其手部卫生;带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查”: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时,尤其家中或孩子玩伴中出现类似症状时,及时就诊治疗,排除传染病;

“报”:因病缺勤及患病原因报告班主任;

“养”:让患儿居家/住院治疗,避免带病上课。

 

 

秋冬传染性疾病防不胜防,但是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性疾病的流行与传播。请家长朋友们开启呵护模式,共同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