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实践案例:如何用动画讲故事?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3日 来源:校办

 

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小学四年级实施,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2个人为一组,共计学习4课时(每课时35分钟)。课内学习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机房分组完成动画制作。

本项目在设计初时,设定的驱动性问题是:如何用动画解释海市蜃楼的科学原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发现,综合时间、技术条件等诸多方面因素,用动画解释海市蜃楼科学原理的难度太高,最终学生确定把驱动性问题改为:如何用动画来讲故事?用动画讲故事的形式告诉别人海市蜃楼的现象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研究方案的修订与改进。

学生在项目学习中,经历了发现问题、设计问题、方案修订、问题解决、实施评价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综合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本项目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进一步学习。

项目设计

核心知识

1.  项目中的主要知识点

了解程序中并行的概念。

知道编程的顺序、条件和循环三大结构的作用;

了解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掌握光的折射原理;

能够用编程的三大结构解决一些常见的编程问题;   

2.  学科关键概念或能力

问题解决、可视化编程、逻辑抽象思维、计算思维

驱动性问题

1.  本质问题

在编程中顺序、条件和循环三大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

光的折射现象是什么?

动画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流程是什么?

2.  驱动性问题

如何用动画呈现海市蜃楼的现象?

成果与评价

成果:动画作品及相关过程性资料(实验记录表、动画场景设计图纸)

评价:自评表和互评表

公开方式

项目成果汇报与答辩

主要高阶认知策略

问题解决:学生在项目探究的过程中,首先自主探究知道了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综合考虑各种限制条件,习得了如何解决项目方案不适合当前实际情况的问题,即寻找替代方案。

系统分析(√)决策(√)创造( 

实验(√)调研( 

项目过程

01入项活动

播放在沙漠中“海市蜃楼”-绿洲消失的场景,激发学生思考绿洲消失的原因,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并讨论海市蜃楼形成的场景以及原因。

02项目开展

学生两人一组,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海市蜃楼的形成与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关系,进而推动学习光的折射现象及探究实验并完成“光的折射实验”记录表。

光的折射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是否仅和光的折射有关,是否可以通过光的折射模拟海市蜃楼的形成?答案是否定的。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光的折射和反射只是众多因素之一,综合时间和技术条件,学生将驱动性问题设定为:如何用动画呈现海市蜃楼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动画讲故事?动画设计有哪几个步骤?引起学生编程学习的学习动机。

学生设计胡动画场景图纸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各小组在本动画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有哪些?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编程的基本知识,对于个别化需求教师分组进行指导。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到机房完成动画。

03项目呈现

分组展示动画,小组代表进行关键技术的介绍。小组根据项目评价表,对除本组动画之外的一组动画进行点评。

04项目评价

评估内容

评估标准

得分

1-5

实验记录表填写

能够完整、准确的填写实验记录表。

小组合作

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交流中,并担任相应的工作。

动画场景设计

能够设计具有条理性、内在逻辑的动画场景。

动画作品呈现

能够制作出完整的具有故事情节的动画作品呈现海市蜃楼的现象。

项目答辩

能够语言流利的说出自己的作品的故事情节以及自己的创作思维。

所需资源

实验器具、计算机、可视化编程软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反思收获

本案例以自然界中的海市蜃楼现象为引入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

首先从一个动画入手,让学生体验基于动画呈现内容的趣味性,同时引出驱动性问题——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学生在探究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过程中发现海市蜃楼的形成和光的折射有关,还和地理、天气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海市蜃楼的形成是极难复制的。回到本项目调整后的驱动性问题,“如何用动画讲故事”——以动画故事的形式讲述海市蜃楼形成的科学原理难度性太大且不严谨,进而引导学生体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修订与替代方案的重要性。最后学生将驱动性问题确定为——以动画故事的形式呈现海市蜃楼的现象。

不足

案例实施时间,由于本案例只实施了4节课,所以很多内容的探究深度不够,比如为什么用动画故事的形式呈现海市蜃楼形成的科学原理难度系数很大,这里学生的探究就不够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