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古老艺术与职业创新——2023华四职业体验活动侧记33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6日 来源:校办

序:2049年,你会成为一名怎样的劳动者?是一种怎样的魔力可以把知识变成力量?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整合社会资源,于2016年启动“职业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至今已历时8年。作为学校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劳动意识”为着眼点, 由“自我认识”“社会理解”“生涯探索”和“职业体验”四个模块组成。2023年6月,250余名八年级学生,走出校园,直面缤纷职场,与44家体验单位相遇,跟随职业导师,开展3-5天的“浸润式”体验学习,亲身体会各个平凡岗位劳动者身上的不平凡。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收获?又会有哪些故事发生呢?让我们共同期待......

体验单位:苏宁艺术馆

体验岗位:讲解员/文创导览/新媒体专员

参与学生:傅光怡 杨翎廷 祁羽熹 顾智凯 胡妙宸 雨芊 孙可琢

职业导师(体验单位):廖卉 王璐 张磊

指导教师(本校):彭佳敏

苏宁艺术馆单位介绍艺术馆整体空间呈现苏州园林式的清雅格调。苏宁艺术馆珍藏的藏品以绘画艺术为主体,涵盖多个品类,远迄后商、西周、宋元,近至当代,数千件藏品中不乏国宝级珍品,其中多件被收录于“国家国宝档案”。典藏的近3000件置品中汇集了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作品。

 

职场初体验华四的同学们怀着期待兴奋的心情在导师彭佳敏的带领下初次踏进了艺术馆,开启了职业体验之旅。在走去艺术馆的一路上他们领略了苏州园林式的风光。老师和他们依次介绍自己之后,就随着三位艺术馆导师走进了千年不朽,古老清雅的艺术之中。

踏进展区,仿佛一阵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他们看见了各式各样的文物,那些花、鸟、树木好似是从画里走出来,令人眼前一亮,还有那古代书法作品,数不胜数,行云流水的字,更是令他们难以忘怀。

接着,导师们为同学讲解了一件件展品,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讲解文物的方式,还了解了珍贵文物背后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老师也告诉他们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参观艺术馆,艺术馆开创了文创周边,还可以使用AR导览。体验之后他们发现里面有各种小游戏和关卡,还能使文物在手机上动起来,变得栩栩如生。

 

探索发现

1、讲解      

同学们在职业体验的探索中也发现了许多。例如每一个同学都体验了一遍讲解员。准备充分的他们每一个人选了一件文物书画进行了1~2分钟的讲解,大家都讲得绘声绘色,各有各的精彩。

李雨芊同学讲解了《秋山论道》,她对历史十分感兴趣,短短几个字就把画中的精髓讲得简洁明了;

傅光怡同学讲解了《戏珠龙图》,画以水墨渲染之法图写的云气,既使画面虚实相错,又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感,因此她也十分喜爱这个作品;

 

祁羽熹、  顾智凯同学都讲解了《江山胜览图》,他们都觉得画面中在山水树林下的小人十分有趣,有的砍柴,有的沏茶,将作品讲得活灵活现;

 

胡妙宸同学讲解了《杭州四季风俗》,这位同学很想了解艺术馆关于周边文创的开发,而这个作品正就开发了文创,因此她也觉得精致的文创周边吸引人们了解文物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

 

孙可琢同学讲解了徐悲鸿的《奔马》她十分欣赏画面中没有马鞍,没有缰绳,自由洒脱的气质,野性,充满活力,也从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了更多关于绘画方面的技巧,例如软笔与硬笔的用法等;

 

杨翎廷同学讲解了 四季争艳 ,这个文物是由象牙雕刻而成的,她一眼就被这件文物精致的制作所吸引。

这次的讲解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也让他们亲身体会到了讲解员需要长时间站立,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应对观众的问题的等等难处。  

 

2、论文

傅光怡同学的研究主题是镇馆之宝—苏宁艺术馆珍贵文物调查研究各种类别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反映了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

杨翎廷同学的研究主题是艺术馆在观众互动方面所做的创新调查。只有参与到互动中,才能感受到艺术馆要传达的的艺术视角和思想内涵,总体来说AR导览对与大部份观众来说是非常新颖且独特的。

胡妙宸同学的研究主题是想成为网红周边吗?——文物周边文创产品开发的调查研究。

艺术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艺术馆有了全新的认识。艺术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转变传统的观念,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促进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孙可琢同学的研究主题是古老与新生——艺术馆为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场馆所采取的策略调查。

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不愿走进那些收藏着珍贵历史文物的艺术馆,但是欣赏那些传统、古老的艺术品是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的,并且也需要个人的深度思考。如何吸引年轻观众成为了这些场馆重新焕发生机的关键所在。

祁羽熹同学的研究主题是苏宁艺术馆为了更好的保存藏品采取了哪些措施?

她了解到,不仅是陈列的藏品需要保存,被换下的藏品更要妥善保存。馆内的仓库首先一定要防水,其次温度也要适宜,最后一定要防虫。

李雨芊同学的研究主题是美术馆对弘扬中国文化做出了哪些努力?

除了展示和宣传,还有剪辑短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网站上,以最大面积传播;再者,从保护展品、宣传艺术馆等方面开展活动、举办讲座、组织研学,让爱好历史文物的男女老少都有机会观看文物,了解历史。

顾智凯同学的研究主题是艺术馆面临的困境,他得到结论:

1.艺术馆的客流量小;

2.营收方面欠缺;

3.运营金额大;

4.画作无法吸引年轻人。

他建议要提高艺术馆的知名度,这样才能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突出艺术馆文化特色,以独特的特色艺术活动吸引大众参与;采用多种形式推广;引进多种新技术吸引游客。

收获和感悟

傅光怡:我们体验了艺术馆内的一大特色之一,AR导览。面对一道道关卡,我们在馆内不停地寻找目标,在这之中,我既欣赏了珍贵的文物,也更好地了解了文物中所含的知识。对于这3天的职业体验,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收获繁多,了解了藏品,更是了解了如何研究一个话题。

杨翎廷:艺术馆让我们了解了不同年代的名画,传承民族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艺术馆中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让我们了解中国历史,更使我们思考如何弘扬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也通过观察,实践与发现学习到很多知识,同时也体会到了一份工作的辛苦与不易。

胡妙宸:走进展区,听导师们讲解一件件古色古香的展品,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展品是《杭州四季风俗》,这件展品也被开发了文创周边,精致的文创周边吸引人们了解文物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听讲解时,我学习到了讲解的内容——文物历史背景、其背后的小故事等引人入胜的内容,以及体会到了当讲解员长时间站立的辛苦。

孙可琢:艺术馆的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了馆内从古至今的镇馆之宝,有的书画行云流水,落笔如云烟,有的雕刻艺术品晶莹剔透,结构细巧……老师也告诉我们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参观艺术馆,还可以使用AR导览,里面有各种小游戏和关卡,使文物在手机上动起来,变得栩栩如生。将文物与先进的科技融合让年轻人更深入地走进古老艺术,感受古老艺术之美,意义非凡。

祁羽熹:我们通过动画游戏更好地了解到了一些有名的书画作品背后的故事。我们今天每个人都进行了1~2分钟的讲解,也都体验了讲解员的心情。我觉得讲解人员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我觉得背稿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他们面对观众的提问,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才可以很流利的回答观众的问题。所以我觉得我这次体验还是很有意义的。

顾智凯:我们和三位指导老师一起领略了各种各样的画作,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江南胜览图》,图中有很多人物场景,如砍柴,沏茶等,令我难以忘怀。每人都把自己喜欢的画作用演讲的方式讲述给同学和老师们,通过这次演讲,让我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同时了解到了讲解员们的难处。

李雨芊:各种朝代的文物完善了我对当时历史的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学习了讲解文物的方式,不仅仅是文物本身,还可以分享一些故事,当然也有一定知识储备下啦!